海洋學教材(物理海洋學部份)

本教材共分為十章,請移動滑鼠指向想看的章節按左鍵後便可進入。 教材內容係供本所海洋學課程教學使用,請注意教材中所有圖片之版 權均屬於原作者(所有引用圖片之出處均標注於文中或該圖旁,未標 注者則版權多屬於本所或本站所有,如有疏漏處煩請告知任課教師以 便隨時改正),如需引用各圖請洽原作者。

瀏覽本教材時,螢幕解析度最好設定為1024x768,否則有些圖形可能 會超過全螢幕範圍,造成不便,請自行調整。所有網頁內容目前僅曾 使用過Netscape 4.01 測試,效果尚佳,至於使用其它瀏覽器觀看之效 果還請讀者示知。本網頁係使用Apache 1.3.1 Server系統 提供網路讀取作業服務。

第一章、 海洋學之歷史發展。

第二章、 海洋之形態 。

第三章、 海水之物理性質。

第四章、 海洋觀測儀器與方法 。

第五章、 海洋與氣候。

第六章、 海流 。

第七章、 海洋波浪。

第八章、 潮汐。

第九章、 淺水海洋現象(沙灘、沿岸漂砂輸送、河口域等)。

第十章、 台灣週遭的物理海洋學環境。

背景底圖為南沙 太平島上「海軍南沙守備區」碑記,係海研一號於 86年 6月南海航次抵太平島作業時所攝。太平島為民國35年12月12 日太平艦抵島接收時所命名, 南沙、西沙許多礁島之命名都是根據我海軍巡弋艦艇名或當時各艦 指揮官之大名而來,例如永興、中業、美濟、鴻庥等等均是。

您是本教材第counter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