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教材始建於1998/9/16,  revised: 2017/2/24

(參考書︰朱祖佑 「海洋學講話」 華岡出版部,台北,民國57年4版。
 陳宗鏞 「潮汐學」 科學出版社,北京,1980年。
 戴昌鳳等「臺灣區域海洋學」 臺大出版社,台北,2014年。)
一、潮汐現象


淡水港由1996年1月8日至5月9日之潮位記錄(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


潮流受海岸地形影響情形之示意圖。
摘自C. Garrett and Leo R.M. Maas (1993) "Tides and Their Effects", Oceanus, Vol.36, No.1。

「潮汐」一辭是古代中國人對海面規律性上升與下降現象的統稱,古人稱發生在「」者為,發生於「」者為﹔同時古人也早已注意到潮汐現象與太陰有關,例如東漢王充在「論衡」一書中便指出了潮汐和月亮的依賴關係,他說海潮「隨月盛衰」。唐寶應大歷年間(762-779AD),竇叔蒙在「海濤志」一文中也指出﹕「月與海相推,海與月相期」,「盈於朔望,....虛於上下弦」,另外他還創造出以月相盈虧為橫座標和以時間為縱座標的潮汐推算圖。

根據月相盈虧方式製作之桃園竹圍海域潮汐推算圖,臺灣漁民仍多使用此法。此種圖表和唐代竇叔蒙所創作者是否相似?本圖摘自劉文俊(1996) "台灣的潮汐" 一書。

我國古代人就注意到不同地區會具有不同的潮型,例如晉代裴淵在「廣州記」中即記載了南海全日潮與半日潮的分隔區,其文指出「石洲,在海中,名為黃山,山北,日一潮,山南,日再潮」。

宋代航海術甚為發達,北宋人意識到潮汐是一種波動現象,余靖提出﹕「潮之漲退,海非增減,蓋月之所臨,水往從之,....月臨卯酉,則水漲乎東西,月臨子午,則潮平乎南北,彼竭此盈,往來不絕」;而張君房則對潮汐進行過精確測量,他指出「凡潮一日行三刻三十六分三秒忽,差二日半而行一時」,當時一天分為一百刻,也分為十二個時辰,將上列引號內數值換成現代的單位則為48.3分鐘,即滿潮時刻每天推遲48.3分鐘,而每兩天半則約晚2小時(一個時辰)。

南宋周去非更在「嶺外代答」書中談到:「江浙之潮,自有定候。欽廉則……日止一潮。瓊海之潮,半月東流,半月西流,……不繫月之盛衰」,已明確指出江浙為半日潮,而南海則是全日潮型。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1231-1316)重修京杭大運河時,提出以海平面為大地測量基準面的作法,他在著述中寫道﹕「嘗以海面,較京師(北京)至汴梁(開封)地形高下之差」﹔由於海面會隨潮汐起伏上下,必須通過長期潮位觀測才能求出平均海平面,可見郭守敬時代對潮汐現象已有相當精細的量測(陳宗鏞 1980,宋正海與趙叔松 1987: 中國古代潮汐表,大自然探索,第六卷第20期,1987年第2期,175-179. )。

當然,古人並沒有足夠的動力學知識,因此無法解釋沿著中國大陸海岸,潮汐行為由北至南何以會呈現如此複雜多變現象的原因。 中國文化可惜並沒有發展出力學的基礎,是以對近代潮汐學未能作出具體的貢獻。

與中國相比, 西方社會對潮汐現象之報導比較晚。這是因為早期的希臘以及羅馬文明都侷限在地中海四周,而地中海內的潮汐現象甚不明顯。直到羅馬人抵達北海濱並前往英倫三島時代才注意到海洋有潮汐現象。近代潮汐學的研究,始於十七世紀後半葉,牛頓1687年歸納出萬有引力定律,隨即用來解釋潮汐現象,並提出了平衡潮的理論。此後的研究主要均延續牛頓的靜力潮論點。1775-1776年,法國大數學家Laplace提出潮汐的動力學理論,他把潮汐視為在外力─引潮力作用下之強制振動,同時引入地球自轉偏向力,並對幾種理想情況的全球海洋求解。1833年,W. Whewell引用沿岸潮汐觀測結果作出大洋潮波圖。1842年,G.B. Airy詳細論述了潮汐和波動現象,將潮汐視為在引潮力作用下的前進波,並且討論了底部摩擦的效應。本世紀初期,R.A. Harris引入駐波振動的概念,考慮海洋深度對潮汐的影響,用以解釋大洋潮汐現象,他並提出大洋潮波振動會繞無潮點旋轉的說法,這是潮汐學發展史上一大進步。

大英百科全書第11版(Encyclopedia Brittanica, 1911)由Darwin, G.H.所撰寫"Tide"文中所摘錄 Airy當年所繪製之英國鄰近海域同潮時圖(Cotidal Chart)。

二、引潮力


天體時角(Hour Angle)、
天體赤經(Right Ascension)、
天體赤緯(Declination)等之示意圖。
摘自Bowditch, N. (1958) "American
Practical Navigator", U.S. Navy Hydrographic Office。

天體視運動情形

交點西退(Procession)於距上圖第4.65年(左圖)以及第9.3年(右圖)。摘自Thurman, H. V. (1993) "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 4th ed.。

太陽赤緯會隨季節變化,夏至(Summer Solstice)太陽在北赤緯23°27',冬至(Winter Solstice)在南赤緯23°27'。

冬季、夏季日、地之相對位置。摘自Stowe, K. (1995) "Exploring Ocean Science", 2th ed.。

由於地球公轉軌道為一橢圓,太陽位於其中一個焦點,因此太陽移速在夏至過後十多天前後最慢(每天57'左右),冬至後十多天前後太陽移動特別快(每天1°1'左右)。這就造成由春分到秋分的半年共有186天,而由秋分至春分這個半年只有179天。由於太陽移速不等(每天太陽中天至次日太陽中天時間不等長),如以真太陽來計算日子時間長度,則每天最長與最短可差51秒。所以就假設一個以太陽平均速度移動的參考點,而此參考點就叫平太陽平太陽沿黃道迴轉一周便是一年回歸年,365.2422天),由於地球自轉故可定義平太陽連續通過觀測點子午圈的時間便是一個平太陽日


日、月共同繞太陽運動之情形。摘自Thurman, H. V. (1993) "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 4th ed.。

同理,可定義平太陰以及平太陰連續通過觀測點子午圈的時間–稱為一個平太陰日(見下圖)。

地球自轉以及月球繞地球公轉都是自西向東轉,當地球自轉一周(24平太陽時)後月球也向東移了12.2°,因此地球必須再轉50分鐘才能使月球重新位於觀測者的中天。

月球與太陽運動的主要周期

月相盈虧與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之關係。摘自Bowditch, N. (1958) "American Practical Navigator", U.S. Navy Hydrographic Office。

月球視運動之主要周期:

 根據AVISO(衛星測高儀資料以及有限元素法數值模式解算出的全球海洋日月合成日週潮K1振幅(單位為公尺)分佈
(圖片來源:http://www.aviso.altimetry.fr/en/applications/ocean/tides/forecasts.html)